誠心供養地神有助事業順利

大家都一直在問:工作怎麼樣?事業方面怎麼樣?怎麼樣順利?其實師尊都跟我們講了,就是要靠「地神」。

為什麼要靠地神?地神就是要看你做了多少善業,做了多少黑業。祂們是會管的,但不是說你一求祂,祂就會幫你,沒有那麼容易的。師尊教我們修這些財神法,還是要懺悔,還是要修息災法,把我們的業障先消除,如此才能夠增加福份,去修地神法感應也比較快。

你求地神幫忙,要領是要每天供養祂,不是只有說今天初一,供養多一點食物,下一次到十五才再做供養。為什麼要每天供養祂們?因為你如果能夠和土地公成為好朋友,祂就會幫助你做事情。

我是天天拿一小盤自己煮的飯跟菜,放在祂前面,還有供養酒。跟你們講一個故事,我在紐約金剛雷藏寺時,也拜那邊的土地公,他們廟也是初一、十五拜祂。有一次法會,我帶領同門召請土地公到壇城,依照師尊所講的口訣,我都唸了,祂都沒有到,我說糟糕,很沒有面子。忽然有一種靈感,我就用英文試試看。哇!用英文祂馬上就到。所以老實跟同門講,在美國的話,土地公不一定是中國人,師尊都講過,祂可能是西方人呢。另外,要很誠心的供養。你今天的能力是能夠供葡萄酒,你就供葡萄酒。
能力是可以供XO,哇!祂應該很開心,有得喝。還有可以供可樂,都是可以供的。那供完以後,那盤飯要自己吃下去的。所以你不要供一大碟,每天供一小盤就可以了,然後初一、十五的時候,特別供多一點。你供小盤的時候,還要說:「真佛宗弟子,皈依師尊蓮生活佛,祈求土地公到壇城面前。」

師尊跟我們講過這個秘密,有時候你自己講,我是某某弟子,請到壇城前面。土地公說,我才不要管你啦。你在那邊卜杯卜杯,祂在那邊笑你。你加前面一句話,「真佛宗弟子,皈依師尊蓮生活佛」,就不同了。祂一定要來,祂答應師尊,要幫忙護持真佛宗。所以我們唸師尊的法號在前面,很有用的喔。那個令牌一勒令,地神就會過來接受供養。

還有你在佈壇城的時候,供品一定要觀想變化很多,不是只給一個土地公吃,還有五方土地公。還要幫祂報名法會,希望祂的果位提昇。很多人就怕這一句話,幫祂報名法會果位提昇的話,祂跑掉我怎麼辦?你對祂那麼好,祂還是會派另外的土地公來幫助你。

所以,你們要修事業順利的話,修地神法是最快的。當然你們想修財神,還是可以,不是說不能。但是你要最快的方法,就是召請地神。對祂們像好朋友一樣,每天禮拜祂們。當祂們愈來愈接近你,很多事情就可以得到幫忙。

取材於『蓮花智雯』

�X�B:真佛宗-土地公 – 酸烏梅的溜溜球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pcapple188/2797466#ixzz2f3nHz4ma

與地神接觸的實例(一)

召請地神,是葉弘丰師傅的專門,在2013年5月份, 葉師傅承接一個位於廣州公園前地鉄站解放中路的一個工藝收藏品的商場的地靈風水設計佈局。 商場完成裝修後開始招商,葉師傅要求他們立即召請一尊地神擺放在商場裡的財位,而當時未有時間的陶瓷的地主公公。當時商場內只找到葉弘丰師傅的推廣照片,葉師傅見意可暫時當自己是地神,立即為照片開光及加找持,並將推廣照片擺放在地神應擺放的財位。 第二天早上,返回商場辦公室,閒談了一天,發覺在當日有一些神奇的事情發生, 因當日葉師傅請了地神來到他9照片上, 當然葉師傅就是當時的地神,當日有很多外來的人,上門查詢商場的招租事宜,就在當日,整個商場租出了八成的店舖。

另一個實例,是在2013年8月中,一位商場的經理介紹了一位交警大隊長給葉師傅,並到他家中看風水,在家中發現一件奇石,非常似一尊佛像,葉師傅將這尊奇石開光並加持,成為一尊地神,當葉師傅將地神開光的時候,旁邊所有在場的朋友,突然感覺全身微震。葉師傅立即請一位交警朋友點香。這就表示地神已光蒞臨家中。

還有很多實例未能盡說……….

地神《土地公》的傳說故事

【地神《土地公》是最接近我們的財神】

中國人拜土地公,相傳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祂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福神,也是辛勤庇佑人們生活的財神。

【土地公的傳奇故事之始】
約三千多年前,我國北方有一位非常愛護百姓的縣官,名叫張福德。他常常走訪民間,幫忙百姓解決問題。張福德擔任幾十年的縣官,沒有一天不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遇見貧窮的人,或是遭受旱災、水災而無法生活的災民,他都會想辦法去救助他們。因此當他去世時,無論是否曾經受過其恩惠,老百姓都自動前往祭拜他。接任的新縣官魏超,早就聽說這個地方很富庶,百姓生活很幸福。因此他一上任就加重百姓的租稅,要百姓多繳納糧食。過了不久,旱災來了、河水乾了、稻田也龜裂了。田地長不出東西,很多人沒飯吃,紛紛逃往外地。

村民們開始懷念起以前的張大人,要是他還活著,一定會幫我們想辦法。於是便有農夫認為:「聽說好人死後會升天當神。張大人一定也是神了,我們就請他當我們的土地神好嗎?」於是,他們用四塊石頭搭成了一個小石屋。然後又拿了一塊木板,寫上張大人的名字「福德」,再加上「正神」兩個字,供奉在石屋裡。張福德成了土地神,老百姓都喊他「土地公」。

農夫們早晚向土地公拜拜。不久,旱災過去了,五穀也豐收了,大家認為這是土地公的保佑,就捐錢興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土地公廟,稱之「福德宮」,供奉福德神像。慢慢的,全國到處都可以看到土地公廟了。

土地神不僅是農人祭拜的神,目前的礦業、漁業、商業以及金融、建築業者,也都祭祀土地神,期望土地神能為其賺取利潤。人們對土地神的信仰意識,由司掌土地之神而轉變為財神,因而成為現代社會各階層人士最普遍奉拜的神明。

 

 

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魯 迅 先 生 曾 說 : ” 中 國 根 柢 全 在 道 教 ” 。 道 教 文 化 是 中 國 土 生 土 長 的 宗 教 文 化 ,已 深 入 進 中 國 人 的 傳 統 文 化 、 傳 統 生 活 及 傳 統 思 維 方 式 之 中 , 道 教 文 化 已 在 中 國 民 間 習 俗 的 方 方 面 面 打 下 深 深 的 烙 印 。 在 傳 統 節 日 中 , 在 居 家 行 旅 的 日 常 生 活 中 , 在 生 老 病 死 的 人 生 驛 站 中 , 無 不 有 道 教 文 化 的 斑 斑 痕 跡 。 一 、 歲 時 節 令 的 神 靈 傳 說 中 國 民 間 保 存 有 各 種 各 樣 流 傳 已 久 、 相 沿 成 俗 的 傳 統 節 日 , 這 些 節 日 及 其 相 關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道 教 文 化 有 千 絲 萬 縷 的 聯 系 , 很 多 是 源 於 道 教 的 傳 說 , 甚 至 純 粹 是 道 教 節 日 。 現 將 目 前 尚 存 並 在 民 間 仍 有 一 定 影 響 的 歲 時 節 日 中 有 關 道 教 傳 說 標 舉 如 下 , 從 中 不 難 看 出 道 教 文 化 對 我 們 生 活 的 影 響 。 春 節 是 我 國 傳 統 節 日 中 最 隆 重 、 最 熱 鬧 、 也 是 最 快 樂 的 節 日 , 期 間 充 滿 了 與 道 教 人 物 誕 辰 有 關 的 神 仙 傳 說 和 風 俗 習 慣 。 正 月 初 五 , 傳 說 是 米 神 娘 娘 的 生 日 , 不 能 淘 米 做 飯 , 將 米 煮 熟 是 大 不 敬 , 此 說 在 湖 北 農 村 尤 為 流 行 。 這 一 天 , 還 是 財 神 玄 壇 趙 公 明 的 生 日 , 商 家 和 企 業 財 源 廣 進 ; 吃 好 穿 好 的 人 們 在 這 一 天 都 要 早 早 起 床 , 以 鞭 炮 、 鑼 鼓 和 三 牲 酒 席 去 迎 接 他 的 到 來 。 這 一 天 夜 裡 合 家 要 吃 湯 圓 , 因 為 湯 圓 形 似 ” 元 寶 ” , 又 叫 ” 進 元 寶 ” , 據 說 這 象 征 財 神 爺 恩 賜 的 財 寶 。 正 月 初 九 , 是 玉 皇 大 帝 的 生 日 。 道 教 經 典 說 他 曆 經 三 千 二 百 劫 , ” 漸 入 虛 無 妙 道 ” , 又 經 過 一 億 劫 , 才 修 成 了 玉 皇 大 帝 ; 還 說 他 是 元 始 天 尊 的 後 代 , 是 太 上 老 君 送 到 人 間 去 的 。 因 此 , 對 這 位 ” 總 領 宇 宙 主 宰 之 君 ” 的 誕 辰 誰 也 不 敢 怠 慢 。 這 一 天 , 各 地 宮 觀 要 舉 行 神 仙 大 會 , 善 男 信 女 紛 紛 到 宮 觀 去 叩 頭 進 香 。 正 月 十 五 元 宵 節 , 是 新 年 後 的 第 一 個 月 圓 之 夜 , 所 以 又 稱 ” 上 元 節 ” 。 道 教 說 , 天 、 地 、 水 為 三 元 , 又 稱 三 官 , 主 管 人 間 的 禍 福 、 鬼 神 的 升 轉 , 以 正 月 十 五 、 七 月 十 五 、 十 月 十 五 為 三 官 生 日 , 正 月 十 五 就 是 天 官 大 帝 的 誕 辰 。 這 天 , 道 觀 常 常 舉 行 齋 會 , 善 男 信 女 也 要 去 三 官 殿 堂 進 奉 香 火 。 正 月 十 五 還 是 廁 神 紫 姑 的 祭 日 , 人 們 擺 上 供 物 , 迎 請 紫 姑 , 向 她 占 蔔 蠶 桑 農 事 和 吉 凶 禍 福 。 二 月 來 臨 , 春 暖 花 開 , 二 月 初 二 是 土 地 神 的 聖 誕 。 這 土 地 神 與 民 眾 最 接 近 , 他 能 保 佑 五 谷 豐 登 、 六 畜 興 旺 、 家 宅 平 安 、 添 丁 進 口 。 因 此 每 逢 二 月 初 二 , 民 眾 莫 不 燒 香 供 祀 , 頂 禮 膜 拜 。 在 清 顧 鐵 卿 《 清 嘉 錄 》 中 記 錄 鄉 民 慶 賀 土 地 神 生 日 的 場 面 : ” 官 府 謁 祭 , 吏 胥 奉 香 火 者 , 各 牲 樂 以 獻 。 村 農 亦 家 戶 壺 漿 , 以 祝 神 厘 。 ” 這 種 場 面 今 天 是 難 以 見 到 了 , 現 在 , 偏 遠 的 農 村 也 還 保 留 有 這 種 祭 祀 習 俗 。 三 月 清 明 是 中 國 的 又 一 傳 統 節 日 。 民 俗 活 動 主 要 是 掃 墓 祭 祖 、 踏 青 戴 柳 。 在 浙 江 農 村 , 清 明 節 除 了 祭 祖 、 踏 青 之 外 , 還 要 祭 蠶 神 。 道 教 稱 蠶 神 為 ” 玄 名 真 人 ” 所 化 , 據 說 , 靈 寶 天 尊 憫 人 間 苦 樂 不 均 , 衣 無 所 得 , 乃 命 玄 名 真 人 化 身 為 蠶 蛾 , 教 民 養 蠶 織 衣 , 村 民 感 德 , 立 祠 奉 祭 。    五 月 初 五 端 午 節 來 臨 。 關 於 端 午 節 的 起 源 , 眾 說 紛 紜 , 就 全 國 習 俗 而 言 , 認 定 端 午 起 源 于 屈 原 和 紀 念 屈 原 者 為 多 。 但 一 些 學 者 考 證 認 為 , 在 《 晉 書 》 上 未 見 有 關 端 午 節 的 記 載 , 該 節 的 形 成 可 能 與 道 教 祭 祀 水 神 或 龍 神 而 舉 行 的 神 祭 有 關 , 並 舉 例 論 證 說 , 江 西 端 午 劃 龍 舟 比 賽 前 有 請 龍 、 祭 龍 儀 式 。 這 種 說 法 雖 屬 一 家 之 言 , 但 至 少 說 明 端 午 節 與 道 教 仍 有 一 定 關 聯 。    七 月 十 五 中 元 節 , 又 稱 ” 鬼 節 ” 。 中 元 節 是 道 教 神 地 官 大 帝 誕 辰 和 ” 赦 罪 之 辰 ” 。 這 一 天 鬼 魂 都 會 出 來 , 或 到 人 間 看 望 子 孫 後 代 , 或 搗 亂 給 人 帶 來 災 異 , 這 是 鬼 的 節 日 , 所 以 人 們 要 在 這 一 天 祭 祖 、 上 墳 。 中 元 節 在 民 間 頗 受 重 視 , 祭 祖 、 上 墳 的 習 俗 至 今 仍 在 南 方 各 省 保 留 著 。 八 月 十 五 中 秋 節 , 有 祭 月 、 拜 月 、 吃 月 餅 之 俗 。 道 教 徒 認 為 , 這 天 是 太 陰 朝 元 之 辰 , 應 守 夜 焚 香 , 祭 拜 月 神 。    九 月 初 九 是 ” 重 陽 節 ” , 有 出 遊 登 高 、 賞 菊 、 插 茱 萸 、 放 風 箏 、 飲 菊 花 酒 、 吃 重 陽 糕 等 習 俗 。 這 一 節 日 的 起 源 傳 說 也 與 道 教 有 關 。 據 南 朝 吳 均 《 續 齊 諧 記 》 , 汝 南 桓 景 , 隨 道 士 費 長 房 遊 學 數 年 。 費 對 桓 說 , 九 月 初 九 你 家 中 有 災 難 , 應 趕 快 回 去 , 令 家 人 各 作 絳 囊 , 盛 茱 萸 以 系 臂 , 登 高 飲 菊 花 酒 , 禍 乃 可 消 。 桓 聽 其 言 , 舉 家 登 山 , 夕 還 , 見 雞 犬 牛 羊 暴 死 。 後 人 沿 襲 成 俗 , 為 避 免 災 禍 , 在 重 陽 節 登 高 飲 酒 , 遍 插 茱 萸 。    十 月 十 五 下 元 節 , 是 水 官 大 帝 誕 辰 , 也 是 水 官 解 厄 之 日 。 是 日 , 宮 觀 建 醮 解 厄 , 民 家 則 多 備 豐 盛 菜 肴 , 享 祭 祖 先 、 神 靈 , 以 祈 福 祿 。    十 一 月 的 冬 至 又 稱 ” 冬 節 ” , 家 人 團 聚 , 備 辦 佳 肴 , 祭 天 祀 祖 。 民 間 至 今 仍 重 此 節 , 如 浙 江 杭 州 等 地 有 ” 冬 至 大 如 年 ” 之 說 。 為 什 麼 此 節 如 此 受 到 人 們 重 視 呢 ? 原 來 冬 至 是 道 教 元 始 天 尊 的 的 誕 辰 , 元 始 天 尊 是 道 教 最 高 的 神 靈 , 是 萬 神 之 主 , 是 天 地 萬 物 的 創 造 者 , 人 們 當 然 不 敢 馬 虎 。 臘 月 二 十 三 祭 灶 節 , 習 俗 是 將 灶 神 送 往 天 上 的 祭 祀 活 動 。 傳 說 , 灶 王 爺 是 玉 皇 大 帝 派 至 人 間 監 督 善 惡 之 神 , 一 旦 發 現 令 他 不 滿 的 行 為 , 就 暗 地 裡 記 上 一 筆 帳 , 等 到 臘 月 二 十 四 他 就 回 到 天 上 , 向 玉 皇 大 帝 作 一 次 總 匯 報 , 然 後 降 災 殃 於 有 罪 之 人 。 因 此 人 們 在 這 一 天 要 在 灶 間 擺 上 豬 頭 和 酒 肉 , 燒 香 上 供 , 祈 願 灶 神 ” 上 天 言 好 事 , 下 地 降 吉 祥 ” 。    以 上 是 受 道 教 傳 說 影 響 的 歲 時 節 日 , 通 過 對 它 們 的 考 察 可 以 發 現 : 一 部 分 歲 時 節 日 本 身 就 是 道 教 的 節 日 , 只 是 因 為 有 了 民 眾 的 參 與 , 增 加 了 世 俗 的 內 容 , 不 再 局 限 於 某 一 神 祇 的 誕 辰 祭 祀 活 動 , 從 而 演 變 為 中 國 的 傳 統 節 日 了 ; 另 一 部 分 傳 統 的 歲 時 節 日 是 因 為 有 了 道 教 傳 說 和 祭 祀 儀 式 的 參 與 , 從 而 變 得 更 加 豐 富 多 彩 。 二 、 節 慶 活 動 的 仙 風 道 跡    歲 時 節 日 中 的 仙 風 道 跡 , 為 節 日 增 添 了 神 奇 、 歡 樂 和 喜 慶 。 一 些 道 教 活 動 儀 式 和 慶 典 已 經 演 變 成 一 種 深 層 的 心 理 意 識 沉 澱 在 民 間 , 如 今 我 們 在 歲 時 節 日 中 仍 然 能 夠 看 到 的 燃 放 煙 花 爆 竹 、 懸 掛 桃 符 、 貼 門 神 春 聯 、 踏 青 戴 柳 、 懸 艾 掛 蒲 、 張 掛 印 符 等 風 俗 習 慣 , 實 際 上 都 是 道 教 的 禳 災 祛 邪 、 驅 鬼 避 瘟 等 法 術 的 體 現 。    燃 放 爆 竹 是 在 節 慶 或 喜 慶 的 日 子 裡 必 不 可 少 的 儀 式 , 在 現 代 人 的 眼 裡 , 爆 竹 能 增 添 喜 慶 , 所 以 為 廣 大 民 眾 所 歡 迎 。 但 究 其 原 始 意 義 卻 是 從 一 種 驅 鬼 辟 邪 術 而 來 。 據 《 荊 楚 歲 時 記 》 稱 : ” 正 月 初 一 日 … … 雞 鳴 而 起 , 先 於 庭 前 爆 竹 , 以 避 山 臊 、 惡 鬼 。 ” 由 於 山 臊 、 惡 鬼 害 怕 亮 光 、 爆 竹 聲 和 紅 色 , 所 以 人 們 利 用 響 聲 嚇 退 它 們 , 不 過 這 時 的 爆 是 用 竹 節 放 於 火 中 燒 裂 發 出 巨 響 。 當 臨 爐 煉 丹 的 道 士 無 意 中 發 明 了 能 產 生 巨 大 聲 響 的 火 藥 之 後 , 就 把 它 應 用 到 驅 鬼 的 法 術 中 , 制 造 出 各 種 各 樣 的 爆 竹 , 以 代 替 山 竹 爆 裂 而 達 到 驅 邪 保 平 安 的 目 的 。    掛 桃 符 , 貼 門 神 、 春 聯 是 春 節 習 俗 之 一 。 臘 月 三 十 或 正 月 初 一 , 各 家 各 戶 清 早 起 來 於 門 前 掛 桃 符 , 貼 上 門 神 , 以 及 寫 在 紅 紙 上 的 春 聯 , 以 求 避 凶 趨 吉 , 室 宅 安 寧 , 增 添 節 日 氣 氛 。    桃 符 是 以 兩 塊 長 約 七 八 寸 、 寬 一 寸 餘 的 桃 木 做 成 , 上 書 除 禍 降 福 的 吉 利 語 , 春 節 時 釘 在 大 門 兩 側 , 桃 符 起 源 於 《 山 海 經 》 中 的 神 話 , 據 說 有 辟 邪 作 用 。 門 神 是 貼 於 大 門 上 的 可 驅 鬼 辟 邪 的 畫 像 , 貼 門 神 的 習 俗 來 源 已 久 。 《 荊 楚 歲 時 記 》 中 就 載 有 : ” 正 月 一 日 , 繪 二 神 貼 于 左 右 , 左 神 荼 , 右 鬱 壘 , 俗 謂 之 門 神 。 ” 相 傳 神 荼 和 鬱 壘 是 東 海 渡 朔 山 上 把 守 桃 樹 的 兩 位 神 將 , 能 食 百 鬼 , 因 此 民 間 將 神 荼 、 鬱 壘 像 畫 在 桃 木 板 或 紙 上 , 貼 於 門 上 , 專 門 治 鬼 , 他 們 是 我 國 民 間 最 早 描 畫 的 門 神 。 盡 管 唐 宋 以 後 , 門 神 為 鐘 馗 打 鬼 的 畫 像 和 唐 太 宗 的 兩 位 大 將 秦 叔 寶 、 尉 遲 恭 持 劍 執 鞭 的 畫 像 所 取 代 , 但 新 的 門 神 並 未 完 全 代 替 舊 的 門 神 , 而 是 新 舊 同 時 供 奉 , 這 反 映 出 民 間 信 仰 的 多 樣 性 和 綜 合 性 。    貼 春 聯 是 由 掛 桃 符 演 變 過 來 的 一 種 春 節 習 俗 。 起 初 , 人 們 在 桃 符 上 題 一 諸 如 ” 薑 太 公 在 此 , 百 無 禁 忌 ” , ” 有 令 在 此 , 諸 惡 遠 避 ” 等 一 類 壓 邪 話 語 和 符 咒 。 五 代 時 , 後 蜀 主 孟 昶 在 桃 符 上 題 寫 聯 語 : ” 新 年 納 余 慶 , 佳 節 號 長 春 。 ” 可 算 是 最 早 的 春 聯 , 但 民 間 並 未 普 及 。 據 說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定 都 金 陵 時 , 不 准 在 桃 木 板 上 題 字 , 而 改 在 紅 紙 上 , 並 傳 令 公 卿 士 家 門 上 須 加 春 聯 一 副 。 從 此 , ” 春 聯 ” 之 名 才 通 行 , 貼 春 聯 之 俗 才 大 興 。 現 在 的 春 聯 當 然 不 僅 是 辟 邪 物 , 還 是 表 現 人 們 抒 發 對 現 實 生 活 感 受 和 對 理 想 生 活 願 望 的 一 種 特 有 的 民 間 文 學 形 式 了 。    戴 柳 插 柳 是 清 明 節 常 見 的 民 風 。 人 們 祭 祖 踏 青 , 歸 來 時 折 上 幾 根 柳 枝 紮 成 圓 圈 或 帽 子 形 狀 戴 在 頭 上 , 或 將 柳 枝 插 於 屋 簷 和 門 窗 上 , 這 是 因 為 傳 說 柳 條 有 避 災 驅 毒 之 效 。 《 燕 京 歲 時 記 》 載 : ” 至 清 明 戴 柳 者 , 乃 唐 玄 宗 三 月 三 日 祓 禊 ( 一 種 在 水 邊 舉 行 的 除 災 求 福 的 祭 祀 ) 於 渭 水 之 隅 , 賜 群 臣 柳 圈 各 一 , 謂 戴 之 可 免 蠆 毒 。 ” 以 後 , 此 俗 在 大 江 南 北 迅 速 傳 開 。 如 今 江 蘇 沙 洲 一 帶 , 仍 以 柳 枝 紮 帽 而 戴 , 或 用 柳 枝 作 成 柳 球 玩 耍 , 或 采 集 柳 芽 與 面 粉 調 和 後 攤 餅 而 食 , 這 都 是 取 柳 枝 能 避 災 免 禍 之 意 。    每 到 端 午 , 可 以 看 到 村 村 寨 寨 , 大 街 小 巷 不 少 人 家 的 門 前 掛 有 菖 蒲 和 艾 條 , 此 俗 多 見 于 南 方 , 流 傳 久 遠 。 《 荊 楚 歲 時 記 》 載 : ” 五 月 五 日 , 四 民 並 踏 百 草 , 采 艾 以 為 人 , 懸 門 上 , 以 禳 毒 氣 。 ” 以 現 代 科 學 觀 點 來 看 , 農 曆 五 月 初 五 , 正 當 初 夏 , 多 雨 潮 濕 , 細 菌 極 易 繁 殖 , 是 各 種 蛇 蟲 猖 獗 之 時 , 而 菖 蒲 具 有 提 神 、 通 竅 、 殺 菌 之 功 效 , 艾 葉 能 驅 蚊 蠅 , 所 以 端 午 各 家 門 前 掛 菖 艾 。 但 在 古 人 的 心 裡 , 是 認 為 它 們 具 有 禳 毒 驅 邪 的 魔 力 。 ” 艾 旗 召 百 福 , 蒲 劍 斬 千 邪 ” , 這 一 民 間 流 傳 的 諺 語 即 是 最 好 的 證 明 。    中 國 疆 域 廣 闊 , 各 地 與 道 教 有 關 的 歲 時 節 日 和 慶 典 活 動 的 習 俗 還 有 很 多 , 難 以 詳 述 , 但 從 上 述 的 種 種 節 慶 民 俗 活 動 中 的 仙 風 道 跡 , 還 是 不 難 看 到 道 教 對 中 國 社 會 生 活 的 滲 透 和 影 響 。 三 、 生 活 習 俗 的 道 教 印 痕 道 教 對 民 間 生 活 習 俗 的 影 響 , 首 先 表 現 在 試 圖 祛 病 消 災 的 法 術 方 面 。    古 人 生 了 病 往 往 請 道 士 , 道 士 用 法 術 驅 逐 致 病 的 妖 孽 鬼 祟 。 這 種 驅 妖 的 法 事 場 面 一 般 較 大 , 《 紅 樓 夢 》 第 一 二 回 就 生 動 地 作 了 描 述 , 說 大 觀 園 被 查 抄 之 後 , 園 中 接 二 連 三 地 有 人 生 病 , 說 是 賈 府 有 白 虎 精 作 怪 , ” 賈 赦 沒 法 , 只 得 請 道 士 到 園 作 法 事 驅 邪 逐 妖 。 ” 書 中 具 體 描 述 的 道 士 驅 妖 捉 鬼 的 情 節 在 古 代 社 會 有 典 型 意 義 , 由 此 可 見 道 教 法 術 對 古 代 社 會 生 活 習 俗 的 影 響 之 大 。    近 代 的 民 間 仍 有 請 道 士 辦 齋 醮 除 病 患 的 習 俗 。 民 國 時 期 , 長 江 中 上 遊 的 一 些 農 村 由 於 山 高 路 遠 水 深 , 普 遍 缺 醫 少 藥 , 就 請 巫 師 或 道 士 作 法 祈 禱 , 有 曆 時 一 天 一 夜 的 , 還 有 多 至 三 天 三 夜 的 。    今 天 , 尤 其 是 在 體 現 高 度 文 明 的 城 市 , 已 很 少 看 到 在 古 代 社 會 中 普 遍 存 在 的 道 士 作 法 驅 逐 妖 孽 、 舉 辦 齋 醮 法 事 了 , 但 在 邊 遠 偏 僻 的 農 村 , 這 種 習 俗 依 然 存 在 , 只 是 與 舊 時 的 表 現 形 式 有 所 不 同 而 已 。    道 教 對 民 間 生 活 的 影 響 , 還 表 現 在 喪 葬 習 俗 方 面 。 古 代 , 人 死 後 家 中 要 請 道 士 或 和 尚 來 做 道 場 ” 超 度 ” 亡 靈 。    道 教 對 民 間 生 活 習 俗 的 影 響 , 還 表 現 在 俗 人 自 己 充 當 舉 行 道 教 儀 式 的 主 角 , 自 己 施 行 某 些 法 術 。 也 有 用 道 教 的 符 籙 方 術 , 在 病 人 的 床 上 或 家 門 上 貼 上 黃 紙 , 上 寫 : ” 北 方 真 武 玄 天 上 帝 斬 妖 治 邪 ” 、 ” 薑 太 公 在 此 , 百 無 禁 忌 , 諸 邪 回 避 ” 等 文 字 。 這 些 習 俗 的 存 在 足 以 說 明 道 教 的 影 響 是 很 大 的 。 但 是 隨 著 社 會 文 明 的 發 展 , 如 今 人 們 有 病 還 是 要 找 醫 生 來 醫 治 的 。

三教 (儒 , 释 , 道)

中华民族所尊崇的三教是指:释教、道教、儒教。释教是古印度传入的“外来教”,但为什么中华民族与其这么有缘分呢?传说:现世三教乃前三家转世,前三家为:阐家、道家、截家。阐家主宰为元始天尊,转世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道家主宰道德天尊,转世成老子(太上老君),著《道德经》,成就道教。截教主宰通天教主,转世成孔子,倡礼义、三纲五常,成就儒教。 佛教是外来教,但早已深入中华民族,成为第一教。道教深奥玄虚,虽深入民间,但总比不上佛教。儒教有教无类,人才济济,为读书人及文官所尊崇的。 一、佛教: 0、佛祖: 释迦牟尼。传说是阐家元始天尊转世,大约同孔子年代略早出生于古印度的一个小国。三十六岁时在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苦修,豁然觉悟,立地成佛,佛教迅速向全世界扩散,信徒无数,如来成了法力无边、尊贵无比的佛教主宰。 佛祖一般在寺院中供奉,很少在家庭中供奉,因他高不可攀! 1、地藏王菩萨: 传说为元始天尊的大弟子燃灯道人转世。在元始天尊将降世为佛之前,燃灯先行降世,反徒为师,担当起佛祖导师的重任。如来降世之世,其心魔变成五朵黑莲,如来将其献给燃灯,至使燃灯寂灭。如果成佛回归天位时说:“在弥勒佛未出世之前的无佛时期,冥界将会大乱,你应该担当起幽冥教主,普渡一切罪恶!”燃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地发誓:“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萨是太极图中的阴界中的阳眼,能通天。冥界中一切鬼神都归他管。故,俗世供奉他是为了降精斩妖、驱邪辟鬼。如果家宅中有不干净的东西,供奉他能驱之。 2、阿弥陀佛: 传说他是元始天尊二弟子普安道人转世。普安即天界的“安神大帝”。与元始一道降世修炼成佛,开创西方极乐世界。俗世供奉阿弥陀佛是为了求取幸福快乐! 3、文殊菩萨: 传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文殊天尊转世。在五台山宣扬佛法,其智慧远胜诸佛、菩萨,称为大智菩萨。俗世供奉他是求智慧,求读书聪明。一般布在文昌位供奉。 4、普贤菩萨: 传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普贤真人转世。在四川峨眉山宣扬佛法,其德行遍及三界,称为大行菩萨。俗世供奉他是求其赐福。 5、观世音菩萨: 传说他为元始天尊的弟子慈航道人转世。在普陀洛伽山宣扬佛法,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惠泽三界众生,包括恶人与恶鬼。故称为大悲菩萨。传说观世音经常为俗界众生送子,故又称送子观音。观世普在俗世中的香火最盛,世人求其保佑平安、人丁兴旺!布于丁位供奉。 二、道教: 太上老君: 传说为道德天尊转世,俗世称其为老子。其母怀胎八十一年始生老子,生时即白发,故称其为老子。出生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著《道德经》,教导世人修道积德、清静无为。 俗世一般在道观、道宫供奉太上老君,只有道教徒在家中供奉。 1、玉皇大帝: 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即广成子,他是道德天尊的大弟子,三清五佛转世俗世后,他即成了天界主宰。俗世中一般在祠、社、观、宫中供奉。因其至高无上,一般老百姓供奉不起。 2、紫微大帝: 北极星主紫微大帝即水精子,他是道德天尊的弟子。他是玉皇大帝的左手,协助玉皇大帝管理天界。俗世老百姓很少人知,故供奉极少。 3、天皇大帝: 南极长生天皇大帝即赤精子,他是道德天尊的弟子。他是玉皇大帝的右手,协助玉皇大帝管理天界。俗世中亦很少人供奉。 4、地祗大帝: 承天效法地祗大帝即地母,为道德天尊的弟子。管理三界一切地域。俗世中称其为“后土娘娘”。俗世供奉其是求生殖、五谷丰登! 5、太乙真人: 尊称为:东宫太乙青华大帝,为道德天尊的弟子。俗世对其最尊崇,封建年代香火很盛!世人称其为寻声应感、救苦救难之至尊者。以慈悲为怀,渡一切众生!世俗供奉其以求其救苦救难、保佑平安、人丁兴旺! 6、王母娘娘: 尊称为:西华金母元皇大帝,又称西王母,为道德天尊的弟子。传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女儿。以种植蟠桃出名,一切神、仙、佛、人等均喜得其蟠桃而求长生不老。 三、儒教: 儒圣孔夫子: 传说孔子为通天教主转世,转世时从他自己造的金斗中经过,失去了神仙本性,沉迷俗世。五十年贫且贱,如丧家之狗。五十岁后拜见老子,始知前世根源,发奋读易,广招弟子,有教无类,成为万世师表。俗世中一般为读书人在文昌位供奉孔子,以求读书有所成就! 1、正一财神: 尊称:上清正一玄坛赐财使者。俗称:正财神。传说他是截教通天教主的真传大弟子,为天界理财大帝。炼就一个金算盘、一条打神金鞭、一条缚龙索、二十八颗定海神珠等。传世俗界后,为赐财使者,受世间亿万人的供奉,能量与道行越来越高! 俗界最喜财,所以俗世人供奉财神是为了求其赐财!一般布于财位供奉。 四、俗界诸神: 有些神并不是天神,而是民间中被人尊敬的人,逝世后被尊为神,受人间香火,于是显灵。这样的神被称为“俗界之神”。 1、文财神比干: 皇叔比干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便犯颜直谏,被纠王挖了心,但并未死去。后人敬仰其人品,尊其为无心财神,民间大加敬奉,其香火大盛。 2、文财神陶朱公: 传说为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成霸业后急流勇退,做珠宝生意发了大财,但他把钱财散发给他人,人们敬佩他的为人,尊为财神,香火很旺,是民间最受人敬拜的财神。布于近旺财方催财极佳! 3、武财神关公: 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又称关公。人们敬仰他忠孝节义,将其敬为神明。又因其仗义疏财,宋代以后,成了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祗。即使是“文化大革命”,其香火在广东亦大盛!现在,武财神关公在广东、福建、香港、台湾以及南洋一带香火极盛。 4、福禄寿三星: 传说福禄寿三星为三教主宰转世成佛、仙、圣后所留下的影子再转世修炼而成。一般布于客厅中供奉。 福星: 为如来佛祖影子转世,为道州剌史杨成。民间仰其抗旨直谏,立神祠祭祀供奉,求其赐福。 禄星: 为万世师表孔圣的影子转世,为峨眉山张远霄。在青城山得玉如意,可为人“加官进禄”,又得弹弓,击中者,读书上进,得禄。民间供奉他是求其加官进禄! 寿星: 为太上老君影子转世,在南山修道,又称南山老道,不知姓名。民间供奉他是求其赐寿!

諸佛菩薩生日一覽表

農曆正月初一日 彌勒菩薩生日
農曆正月初六日 定光佛生日
農曆正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農曆二月十五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農曆二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生日
農曆二月二十一日 普賢菩薩生日
農曆三月十六日 准提菩薩生日
農曆三月二十五日 多寶佛生日
農曆四月初四日 文殊菩薩生日
農曆四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生日
農曆四月二十八日 葯王菩薩生日
農曆五月十三日 伽藍菩薩生日
農曆六月初三日 韋馱菩薩生日
農曆六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農曆七月十三日 大勢至菩薩生日
農曆七月十五日 諸佛歡喜日
農曆七月廿四日 龍樹菩薩生日
農曆七月三十日 地藏菩薩生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 月光菩薩生日
農曆八月二十二日 燃燈古佛生日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農曆九月三十日 葯師琉璃光佛生日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 阿彌陀佛生日
農曆十一月十九日 日光菩薩生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成道日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 華嚴菩薩生日

點解要拜神?

中國人拜神的風俗已經流傳了數千年,若論宗教的源流即以道教為中國人(即漢人)自己的宗教,歷史更是最為源遠流長,其他如佛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均是由中國以外的地方傳入中國,而儒教是由儒家思想演變而來的。但無可否認所有宗教均是教道世人如何處世做人,道人向善,行善積德,否則舊事邪教了。 中國人民間的拜神習俗,幾可說是全部由道教法事演化而來,所供奉的神佛均出自道教的列位仙師神明。拜神的目的多是希望通過供奉神明,得到聖賢仙師作處世做人榜樣,以及庇佑而達致個人欲念的實現,而人們需要什麼的時候,便會拜那位神,如求子拜送子觀音,求財則拜關帝或趙公明等財神,而各神有各神的功用及能力則正正是道教供奉滿天神明的好處,絕非一神論的宗教流傳下來,更沒有可能是佛教無色無相,四大皆空的教義所能做到,或可說是佛教根本就要求信徒無欲無求,清心寡欲地去修行。 正是因為道教供奉神明極多,可說是萬神共處,除奉宇宙冥天外,還有元始天尊、鴻君老祖、太上老君合稱三清,亦有伏義氏、神農氏、有巢氏、九天玄女、魯班仙師、廣成子、軒轅黃帝、彭祖、鬼穀子、莊子、張良、三茅君、八仙、諸葛亮、關聖帝君、六壬仙師、李淳風、袁天罡、葛洪、呂祖、天后娘娘、觀音娘娘、王靈官、張紫陽、張三靈、三山國王、張天師等等不勝枚數。 大家可以發覺以上的仙師真人神明均曾有一段在人間修行,行善積德,普救萬民的艱苦事蹟,積累很多年功德道行才飛仙昇天,他們都是天上玉帝派下來拯救世人,立功德後才飛昇回天界受封的,形成每位神仙的事蹟均深入民心,供奉那一位可求子,那一位可求財,那一位元驅邪治鬼均認識深刻,可選擇特別供奉那一位神明而希望得其庇佑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當然要行善積德為先)。 中國人拜神的習俗流傳千年,雖在不同政治環境下衰盛互見,仍屹立不倒當然是有審計顯靈,有求必應作為信念的支持基礎了。 本書特別是介紹民間拜神的風俗儀式,而所有衣寶香煙均可在一般的衣寶紙料鋪買得到.當然自己拜神祈福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而拜神得其法更加事半功倍。 本書未有提及法師符咒等拜神方法,由於這些均非一般人可以做到,若聘請法師幫忙,動輒也須幾千至幾萬元不等,亦不排除有害群之馬,收了錢更將事情愈搞愈糟。當然有些鬼神法事必須法師才能做到,如捉鬼解降等,編者另書介紹。 一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拜神儀式法事本書均有詳盡介紹,務求令本書讀者可以在最簡單的方法,最廉宜的用料達到供奉神明最佳的效果。

符咒的應用

符咒是人和神之間的溝通媒體,自從原始宗教時代至今,符咒仍在廣泛地在不同宗教中使用。今天即使科學昌明,但對神或超自然力量我們仍是所知極少,人類在面對宇宙、面對生命往往顯得無奈,一切事情好象都有定數。善惡有報,福有攸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有神力才能主宰宇宙的運行法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類在內,都受制於神的力量。
「道教」的神是道的化身,主宰一切。道無處不在,當然也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裡面。簡單點說,你自己就是道,但你不知它在哪裡。如果你要和道溝通,等於你自己和自己溝通一樣,需要語言或文字。自從人類有了語言之後,語言除了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工具外,也成為了人與神溝通的工具。
符咒就是一種語言。符是以符號或文字方式來表達的,咒語是直接用語言表達的。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在使用的方法上。這有點像口頭承諾和合約的分別,合約的法律約束力較大,但合約通常是在口頭承諾的前提下簽訂的。所以咒語在符之先,符的有效與否,必須有咒語在前。一張符是否有效用,必先經過咒語的作用;等於一張紙幣,必須經過發鈔銀行認可,發鈔銀行就是權威。同理,咒語是通過法師向神請求權威,然後再將力量轉移到符上。
符咒是極難學會的,在道教的傳法階梯中,只傳授給最高級的法師;原因是法師本身已經能夠瞭解道,瞭解道的所在,瞭解怎樣和道溝通,利用自己的潛能和道合一,法力才會顯現。千萬不要以為看幾本書就可以寫符。當今之世,妖術惑人,庸師敗德,所在多有。要解開符咒的神秘面紗,是道教的重要工作。在這裡簡單敘述一下道教符咒的原理。
首先,符咒是沒有一定格式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格式去學。學寫符一定要先學書法,如果不能掌握意到筆到,意在筆先的要旨,根本沒有資格寫符。學咒語就要同時學習指法,咒語是要在特定的指法配合下才有作用,利用語言音聲的震動,和身體氣血運行經絡系統的配合打開自身的神力,就可以和外界的神溝通了。
道教的神有很多,各司其職。正如道一樣,變化萬千又各受本位,符咒也不是萬能的,只能作用在某一具體事物上。因此有很多種不同的符咒,道教較常使用的是平安護身符、運財符、愛情和合符、去病符、開光符等,都是針對世人大部份的願望而作出相應的簡易法門。 至於符的使用方法,也是各有不同的。

覺性頌(二) 阿彌陀佛 願生淨土

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光明的覺性,此覺性遍滿虛空,是宇宙萬物的本體,是永恆的生命,是你我心念覺知的來源,一切眾生本來共享此覺性,但我們因有自我的概念與執著,覺性之海洋便變成自我的小水滴,生死輪迴從此開始。

大自然有生、住、壞、滅的現象,有春、夏、秋、冬的遷移,有風、雨、陰、晴的轉變,大自然對此種種不起取捨執著,故能恆常潤澤萬物,使生生不息。我們因為有我執,並對生命中的所有事物常起取捨執著之心,因而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由此而行善惡事,令因果報應不斷循環。

若要返本還元,我們祇要將自我忘掉,讓穿衣、吃飯、工作、睡覺等現象自然進行而不起取捨心;享受生命中的所有事物而不執著;萬事皆隨緣,平等視一切,善待他人如待己,人生如遊戲。

就這樣,你的心便會漸漸變得寧靜、安樂、開朗如晴空。當你的自我徹底溶化時,覺性之海洋便會展現,你便到達了諸佛的究竟淨土!假如你未能做到者,請常念阿彌陀佛名號向他祈禱便可漸漸相應。

一切無真實。如夢如幻化。世上眾事物。皆為心所現

發願:

如欲於短時間內改運、克服重大困難、增加福德智慧、延長壽命、成就世間及出世間法者,除每天唸誦覺性頌(一)一遍及覺性頌(二)二十一遍外,更應以真誠心發願:

十方三世佛菩薩,祈賜慈悲垂聽聆,我願弘揚覺性頌,利益無邊諸眾生 (唸三遍)

 

覺性頌(一) 阿彌陀佛 願生淨土

   阿彌陀佛(Amitabha)是梵語,意義是具有無量光明和壽命的覺者,他的淨土是極樂世界–位于我們西方過十萬億個星系以外的地方,那裡的人民皆從蓮花中化生,他們相貌圓滿,永無身心痛苦,祇有無量清淨喜樂,故名極樂世界。在這世界中:金銀琉璃作階道,寶樹成行鳥說法,七寶池盈功德水,池底金沙布滿地,樓閣皆以珍寶飾,雜色蓮花大如輪,微妙香潔放光彩,國土晝夜聞天樂,人人快樂無煩憂,於此修行無障礙,永不退轉必成佛!阿彌陀佛曾立誓言:若有眾生稱念其名號,並至誠發願,願生其國,定可如願往生,惟除犯了五逆罪和誹謗佛法的人。是故十方諸佛菩薩皆隨喜贊歎阿彌陀佛所發大願及其淨土功德。又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向他祈禱,有無量利益,略說如下:

–諸佛日夜守護,怨敵不能加害。

–得安穩快樂,夜夢吉祥。

–消災滅罪,卻病除患,容貌轉佳。

–福慧增長,壽命延長。

–超渡亡者或動物,令生淨土。

–臨命終時,若能一心不亂念佛名號,便可轉生極樂世界。

 

一切從緣生,緣散還歸滅,緣生故性空,於中無實體。

譬如鏡中像,光鏡物為緣,清晰眾可睹,於中無實體。

亦如世上人,同具身與心,身分百器官,心念瞬間變,

因緣暫和合,無實唯假名,世間雖幻有,因果甚分明,

善惡致樂苦,如影跟隨形,宇宙自然理,擊物便發聲。

因果緣於心,萬法隨心轉,一切唯心造,若要永離苦,

常懷慈悲心,常念阿彌陀,心光盡顯時,便達諸佛境。

 

念念阿彌陀佛,開顯本有覺性

念念阿彌陀佛,喚醒自性彌陀

念念阿彌陀佛,契入心中淨土

念念阿彌陀佛,普利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