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上的墓葬


分享到:



千百年來,廣州的“龍脈”曾受過多次的破壞。秦始皇曾經為了破壞南方的“王氣”,派人“鑿馬鞍岡”(在今麓湖之北)而流血數日。趙佗是南越國的第一代王,毛主席曾稱他是“南下幹部第一人”,南越古國最鼎盛的時期便是由他開創,當年的國都俗稱“趙佗城”,及至他的子孫統治之時,國勢便已經開始衰落,因此趙佗的墓也應是規模最大的。根據歷史記載,趙佗死後的出殯隊伍從國都的四個城門分別出城,讓人難以分辨到底哪一隊才有裝著趙佗真身的棺木。

東漢末年,孫權覬覦南越王趙佗墓中的寶藏,為了籌點糧餉,便打起了公然盜墓的主意,派副官吳瑜率士兵到廣州搜掘,鑿山破石,挖遍大小山頭,弄得滿目倉痍。結果,這夥人也只找到沒落的第三代南越王嬰齊之墓,只好悻悻而去。

所謂“鑿岡流血”,是古人認為龍脈被掘,山林破壞如同龍鱗被剮,所以山上才會流出血來。對此,廣州的地理學家解釋道,廣東花崗岩紅色風化殼十分深厚,山林被破壞之後,一下雨水土流失出現紅色泥水,古人便認為是龍身流血了。但是,伸入廣州城的“龍脈”的確不可小覷,這是廣東有名的九連山脈,就如同一條巨龍,從廣州城內一直延伸到江西境內。而龍頭的所在,則是現在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墓的位置——象岡山。

1983年,象岡山的基建工程把整個山頭平削十幾米,才無意中讓這個古墓得見天日。第二代王的墓穴已經如此隱秘,那麼趙佗之墓就更不用說了,然而至今,他的墓卻始終沒有找到。古人對於選擇墓穴,非常講究,尤其是帝王之墓,在歷史上,向來是什麼級別的人物,就會葬身於什麼級別的風水墓穴,並有什麼樣規模的陪葬。根據這一點,我們又是否可以找到廣州最厲害的穴位,由此來推測趙佗墓的位置呢?這真是個有趣的假設。

發佈留言